树标杆电价发改委欲促风电行业整合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9-08-07 15:17
树标杆电价发改委欲促风电行业整合
【概要描述】7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一份《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下发到各省市发改委和物价局。《通知》规定,将全国陆上风场按照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自2009年8月1日起,对每类资源区实施固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自2006年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后,这一举措也标志着实施了6年的风力发电招标定价方式将被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取代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9-08-07 15:17
- 访问量:29
详情
7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一份《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下发到各省市发改委和物价局。《通知》规定,将全国陆上风场按照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自2009年8月1日起,对每类资源区实施固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自2006年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后,这一举措也标志着实施了6年的风力发电招标定价方式将被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取代。
“上网电价是整个风电产业的核心,《通知》的适时出台将为统一国内风电电价格局、引导优势区域投资和规范市场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施鹏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明确投资预期
按照《通知》规定,四类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水平分别为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而四个资源区则以行政市为划分的界线,基本遵循从西北、华北、东北到沿海地区从低到高的分布。而海上风电项目,则“根据建设进程,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发布只是第一步,一轮大规模的风电投资政策调整正在拉开序幕。
在《通知》发布之前,国家电监会就已经开始对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七大省区的风电发展进行密集调研,并形成了《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国家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相对较低等因素,导致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
而按照国家“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规划构想,大规模基地集中开发时期已经到来。施鹏飞对记者透露,目前已确定包括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苏在内的六省区七大千万级风电基地。各大基地计划于2020年之前实现千万级装机容量的目标,其中内蒙古作为重点区域有两个基地,预计在2015年达到2800万千瓦打造“风电三峡”。
据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测算报告称,国内目前5万千瓦级的风电场每度电成本为0.43~0.53元/kWh.“目前的标杆电价基本都高于各地成本电价,又很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不会过高,能够维持整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长城证券风电行业分析师张霖说,以往的“一场一议”定价机制,使得风资源状况较好地区大量开发的风电场,从而导致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进而导致招标电价过低,影响了风电场正常盈利和投资热情。
“固定电价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投资预期一目了然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投资者去开发优质资源,同时投资者可以进行目标性的降低成本和控制造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启明创投合伙人张勇对记者表示。
有形之手促进行业整合
7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林考察了当地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温总理强调,风电发展规模要合理,要防止发电设备产能过剩,保证风电制造业的可持续。
温总理的这一强调的背景是我国风电制造业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由于“门槛低、回报快”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由2004年的4家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70多家。而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按现有规模,这70多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全部建成产能完全释放后,将达年产3500万~4000万千瓦。然而,预计今后十年间,我国风电场建设速度可能仅维持在年装机1000万~1500万千瓦之间,显然,风电设备市场必将迎来残酷的买方市场。
在分析人士看来,固定的上网电价让国内风电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最大程度地得以消除。“风电场的总投资中有60%是设备投资,固定的盈利空间将未来的成本控制集中在了设备采购成本和维护费用的控制上,由此对风电设备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要求形成巨大的挑战。”一位风电设备商对此有些无可奈何。
“从资源区的电价来看,我认为还是普遍偏低,给投资设备制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合众资本总裁曹越对记者表示,由于竞争的加剧,风电零部件如叶片等的利润已经压得很低,如果风电场在建设中严格控制设备投资的成本,对于那些随大潮蜂拥而上的小企业来说,将会因为不堪重负形成有效的淘汰。
投资机构分析人士李可斯也指出,风电产业已进入全面竞争阶段,随着风机的大型化,对载荷和控制的要求提高,研发和制造的难度都将急剧上升,缺乏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在电监会关于《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已经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风电技术标准、建立健全风电产品检测认证体系。
“市场将进一步向资金雄厚、质量优良、服务到位、品牌突出的大型企业集中。”张相木说。5月4日,科技部印发的《智能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现有电力系统难以适应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电网支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为此,“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要发展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要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和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
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2011~2015年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为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此阶段投资为1.7万亿元。
我国能源资源贫乏,难以支撑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在地理分布上极不均衡。例如,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区域,这些地区大多负荷水平较低、调峰能力有限,大规模风电就地利用困难,需要远距离大容量输送,在大区以至全国范围内实现电量消纳。科技部指出,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远距离、大规模输电和全国范围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道路,并需要电网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能源经济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的问题在于智能电网现在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要真正地实现智能电网还是要加强与客户的互动,这应该是智能电网的一个目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下一个:
华中电网探索生产管理及技术监督新路径
下一个:
华中电网探索生产管理及技术监督新路径
最新资讯
- 绿色低碳 合作共赢|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阅春出席首届“中国光谷”智慧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宣布开幕 2023-05-17
- 这场盛会,全媒聚焦!首届“中国光谷”智慧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2023-05-19
- 湖北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党蓁走访调研长江电气 2023-09-14
- 多措并举降成本 齐心协力促发展|王新城董事长参加亲清政商座谈会 2023-09-08
- 喜报|长江电气蝉联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双强”称号 2023-08-30